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严贝妮 肖 平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合肥 230039)

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府文件都在强调文化扶贫的重要性。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通知》[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扶贫先扶志”[2]。2016年12月,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带领下,“全国公共图书馆扶贫工作委员会”成立了,该组织为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引以及决策意见[3]。2017年5月,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再一次地强调了“扶智”的作用[4]。2018年10月《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强调“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5]。2020年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后脱贫时代”,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启迪民智、文化继承与传播作用,是实现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承载地。图书馆依托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在文化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国内学者分别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梳理了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徐军华等人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焦点,指出目前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6]。李洋等人运用定量分析法梳理2014-2018的文化扶贫研究现状以及热点主题[7]。邓朝艳等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2000-2018的61篇文献进行了作者、机构、关键词以及内容上的可视化分析[8]。相比较之下,学界对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理论成果的定量研究存在着样本量小、时间跨度短且热点主题分析不足的特点。因此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对近四十年来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以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主题趋势变化,为未来研究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选择期刊类别的专业检索。检索式为:SU=("图书馆"+"农家书屋"+"图书室")*("文化扶贫"+"精准扶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文化减贫"+"扫盲"),检索时间段为1980.1.1-2020.12.31,检索时间为2021年3月3日,共得到674篇记录。对该检索结果进行去重、剔除,最终为630篇,并以此作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以及知识图谱,利用EXCEL做统计年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的统计,通过Citespace进行机构的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热点趋势分析,运用COOC构造关键词矩阵,利用SPSS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在提取高频关键词并予以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基础上,构造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和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探索该领域研究热点,通过归纳出的主题梳理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一步从定性角度总结阐述该领域具体研究内容。同时,通过热点主题趋势分析揭示了研究主题阶段性变化。

2.1 发文数量和发文年份分析

通过对过去一段年份发文数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该领域的关注程度,并且通过发文数量的分析可以预判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走向和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发文年份数量统计

从发文年份的数量来看,本文将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进展分为三个阶段:①萌芽:1987-1993年是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起步,这个阶段发文零散且数量非常少;
②缓慢发展:1994-2014年是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缓慢上升阶段,1994年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9]从政策上支持着该阶段的文化扶贫工作,使得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受到关注并开始缓慢上升;
③繁荣:2015-2020年是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繁荣阶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和2016年12月“全国公共图书馆扶贫工作委员会”[10]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期间发文量快速增长,2018年以后年发文数量都在60篇以上,这意味着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已经初具规模。

2.2 机构分析

本文共有630篇有效文献,全部机构共有307个,依据普赖斯定律:核心机构最低发文量N=0.749×ηmax1/2[11]。将机构发文量的数据带入普赖斯定律:ηmax=12,N≈3,即认定为发表3篇文章及以上机构为核心机构,共计24名,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高产机构分析

这24个高产机构的发文数量为101篇,远不够论文数量的一半。依据普赖斯定律的描述,可以得出:我国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的核心机构群尚未完善,该群体需要进一步扩大,核心机构群的文章数量也要增加。这24个高产机构包括高校、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说明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受到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在排名前5的机构当中,有4所高校图书馆、1所高校,这也说明了高校及高校图书馆在该领域的研究起着引领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领域的机构合作情况,生成机构合作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机构合作图谱

从机构合作图谱上看,大多机构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各个机构合作不多。图中共有节点N=307,说明发文机构共有307家;
连线E=76,意味这些机构中开展合作的次数共发生了76次,说明机构之间合作程度较低。其中,合作关系比较明显的有:重庆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及云南省图书馆等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与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可见机构之间的合作包括高校、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校与科研事业单位以及高校与研究所,说明该领域研究涉及范围较广,机构之间相互借鉴、学习。

3.1 关键词分析

3.1.1 高频关键词统计

关键词通常反映出文献的核心研究内容,对于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和分析有助于把握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主题[12]。为了保证数据有效性,研究进行了对关键词的合并删除处理,如“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精准文化扶贫”合并为“文化精准扶贫”,删除无实际意义的关键词,如“策略”“对策”等。对经过处理后的关键词进行统计,选取了词频大于等于3的关键词作为研究数据,共44个关键词,受篇幅限制,仅展示前30个关键词,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高频关键词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频次是最高,是本文核心的两个关键词。另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阅读推广”“服务职能”“信息服务”等体现了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热点。

3.1.2 关键词共现图谱

将文献样本导入到Citespace中,时间跨度设置为1980-2020年,进行关键词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

图3 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关键词共现图谱

从图3可以看出,N=598、E=1 019,该图谱有598个节点和1 019条连线。图3中节点分布比较密集,说明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热点和焦点较为集中。“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化精准扶贫”在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说明我国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在政策的大力倡导下进行,显示政府对于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视。另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事业”体现了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职能。“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等关键词说明了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参与模式。

3.2 构造矩阵

3.2.1 构造共词矩阵

本文从630篇文献样本中提取关键词,利用COOC3.9软件,设置关键词频次≥3,得到44个高频关键词数据,将其转化为共现矩阵。根据词频统计结果,我们对选取的44个高频关键词样本进行共词分析,构建形成44*44的共词矩阵。受篇幅限制,本文仅展示局部10*10的共词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共词矩阵(局部10*10)

3.2.2 转换相异矩阵

本研究需要对共词矩阵进一步转换,利用COOC3.9软件导入共词矩阵和频次表,构建形成44*44的相异矩阵。受篇幅限制,仅展示10*10的相异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的相异矩阵(局部10*10)

3.3 多维尺度分析

本文的多维尺度分析是将44*44的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24.0生成多维尺度图,它基本可以概括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领域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如图4所示。

图4 多维尺度图

多维尺度分析可以更加深入探索热点关键词之间隐含的关联,本研究利用SPSS24.0对44个关键词组成的矩阵进行分析。根据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可以将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分为四个主题。

主题一:关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及政策研究。主要代表的关键词有:文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主题二:关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职能研究。主要代表的关键词有:公共文化服务、阅读推广、服务职能、延伸服务、情报服务。

主题三:关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主要代表的关键词有:图书馆、信息资源、文化建设、文化服务、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工程、共建共享、有偿服务。

主题四:关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模式研究。主要代表的关键词有:文化帮扶、扶贫模式、读者服务、均等化。

3.4 热点主题趋势分析

Citespace对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主题的梳理,得到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热点时区图,如图5所示。

图5 热点时区图

由图5可见,当前研究的主题涉及范围广,梳理后条理清晰,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热点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图书馆建设阶段(1987-2000年)。该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文化贫困现象以及图书馆的发展路径。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识贫困文化以及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在1978年以后,我国的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但是文化贫困日益显著,学界开始研究文化贫困的具体现象以及解决办法。文化贫困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贫困地区的人们文化水平低,建设图书室、农家书屋以及流动图书馆等就成为了必要之举。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图书资料的补充又带来了图书馆的发展问题,如何让图书馆被利用与合理管理便成为了新的话题。

第二阶段:职能完善阶段(2001-2012年)。该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为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虽然网络普及、信息技术发展,但是贫困地区的人民大多还处于信息技术的蒙昧之中。面对贫困地区人们的信息意识落后以及信息环境不良,图书馆就理应承担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结合农业、旅游业等为人们普及信息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创富能力。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图书馆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服务职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精准扶贫阶段(2013-2016年)。该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文化精准扶贫的概念和政策的推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13],2014年开始推动精准扶贫落地。学界对于文化精准扶贫的概念一直声音不断,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同时,该阶段的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政策一直在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第四阶段:模式探讨阶段(2018-2020年)。该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模式研究。近几年来,我国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以及企业都开始纷纷加入,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主体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扶贫工作者也会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扶贫模式,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得扶贫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4.1 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及政策研究

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及政策研究主题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文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以及脱贫攻坚等。文化精准扶贫的概念一直是学界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时代的发展,文化精准扶贫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4.1.1 内涵

文化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的概念界定对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吴建中认为文化扶贫是通过开展满足人们需求的精准扶贫活动,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14]。文化精准扶贫则是在文化扶贫的基础上做到更加精准、有效。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对于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张慧蕊认为文化精准扶贫主要是文化内容和扶持群体两个方面的精准[15]。曲蕴、马春认为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个方面的精准[16]。王尧细化到了六个方面,具体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7]。

4.1.2 政策支持

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支持,比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肖锐探讨了精准理解精准扶贫思想对于我国扶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重要作用[18]。牛坤玉等人分析了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19]。汪三贵等人详细分析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20]。

4.2 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职能研究

文化精准扶贫的职能研究主要包括服务职能、情报服务、延伸服务、全民阅读以及服务创新等关键词。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其职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在全民阅读时代,图书馆履行阅读推广的职能;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承担着全方位的服务职能,提供延伸服务、情报服务等,努力实现服务创新。

4.2.1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伏菊英认为流动图书馆在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从五个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探索意见[21]。魏兵指出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2]。

4.2.2 履行阅读推广的职能

图书馆凭借人才、资源、技术等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阅读推广的职能,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李娇提出图书馆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为帮扶对象提供专项服务,有效地进行阅读推广,带动全民阅读[23]。蒋自奎等人认为图书馆协同农家书屋开展农村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民阅读、推进文化精准扶贫[24]。

4.2.3 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职能

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在服务方面展现出了全方位、多方面的特点,例如情报服务、延伸服务、服务创新等全方位的服务职能。叶金枝从加强合作、用户需求、资金、新媒体技术等方面为广东贫困地区提供延伸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25]。罗铿提出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推送以及融合科技力量来推动服务创新[26]。贺晓丽提出了图书馆从服务意识、技术等方面建立情报服务保障机制[27]。

4.3 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模式研究

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模式研究主要包含文化帮扶、信息需求、捐赠图书以及扶贫模式等关键词,可以概括为文化帮扶和扶贫模式。文化帮扶随着时代的发展,帮扶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文化帮扶、教育帮扶到信息帮扶;
扶贫模式也随着信息需求的增加不断创新,更加多元化和针对性。

4.3.1 文化帮扶

文化帮扶是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模式之一,是实现文化脱贫的核心,它包含帮扶主体和帮扶方式两个要素。图书馆是文化帮扶的主力军,但是也要发挥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帮扶中的作用。帮扶方式主要包括文化帮扶方式、教育帮扶方式、信息帮扶方式[28]。文化帮扶方式具体体现在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讲座、真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帮助贫困人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科技文化意识、提高劳动技能;
教育帮扶方式可以通过捐赠图书、提高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图书馆开展信息帮扶方式要了解贫困地区人口的信息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他们开展相应的培训。

4.3.2 扶贫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图书馆应该以当地环境和资源条件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实施一种或者多种协同的扶贫模式。郭利伟等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智力支持模式、拓展服务模式、合作共赢模式三种模式[29]。武建光等人通过对贫困县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滴灌、精准式”文化扶贫模式[30]。陆红如等针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地区对口”模式、“资源对口”模式、“技术人才对口”模式、“总承包”模式[28]。严贝妮等人通过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调查,提出了直接文化扶贫、间接文化扶贫与合作文化扶贫三种模式[31]。刘黎黎等人通过总结文化扶贫的案例和经验概括出文化扩展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教育型三种文化扶贫模式[32]。

4.4 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各种扶贫方式,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文化扶贫路径。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主要包括:图书馆、图书资料、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信息服务、有偿服务以及共建共享等关键词,主要可以总结为扶贫主体、扶贫内容以及扶贫方式。

4.4.1 扶贫主体

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实施当中是重要的扶贫主体,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但协同社会力量也应该是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关键以及创新点,社会力量与图书馆的共同参与有利于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加有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张娟等人主张大学生、企业、公益机构等多方力量融入到文化精准扶贫项目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文化扶贫工作落实[33]。严贝妮等人提出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大学生、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参与文化扶贫项目[34]。阮健英提倡图书馆与民间组织、实体书店合作为儿童阅读提供资源和环境,推动贫困地区儿童阅读发展[35]。

4.4.2 扶贫内容

文化精准扶贫路径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资源补充、文化意识、文化建设等。彭江山提出可以向贫困地区图书馆捐赠图书、电脑设备等资源,弥补其资源匮乏的不足,同时也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6]。瑚小雪认为公共图书馆要及时更新观念,根据城市异地务工人员的日常需求来提供咨询服务,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归属感,尽快融入城市生活[37]。彭泽明建议从落实政策标准、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加强评估工作等方面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38]。

4.4.3 扶贫方式

扶贫方式是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进行路径探索的核心。我国学者结合大数据的运用,重点研究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门户共享平台、共建共享等方式来推动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工作。姜晓曦探讨了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来加强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落实[39]。宫清玉提出了县域图书馆从信息渠道、“三农”服务平台、互联网等方面创新服务路径[40]。周文以河源地区为例分析了农村书屋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方式[41]。

5.1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以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领域的文献作为数据样本,梳理国内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整体趋势、机构合作、主题分布、演进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1)整体趋势:总体来看,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缓慢发展阶段以及繁荣阶段。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学者对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热度急剧上升,特别是2015年以后的发文量颇丰,发文数量急剧增加。

(2)机构合作:高校图书馆、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事业单位和研究所都互有合作,这说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融合了跨类型图书馆、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学术力量,这是值得肯定的发展趋势。

(3)主题分布:从多维尺度分析上看,关键词均匀分布在多维尺度图的四个象限,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根据关键词远近关系可以更加精确地将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归纳为内涵及政策研究、职能研究、路径研究、参与模式研究四个研究主题。

(4)演进特点:根据热点时区图分析,国内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热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图书馆建设阶段、职能完善阶段、精准扶贫阶段、模式探讨阶段。研究内容随着政策以及实际需求的发展不断深入,研究热点也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5.2 研究展望

总体来看,在政策推动和学者不断努力之下,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丰厚的理论成果。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精准扶贫已经到了新的阶段,为了防止文化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群体,未来还应在以下方面加强:

(1)融合多种研究方法、强化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目前国内在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研究大多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缺少实证研究。因此,未来可以完善和丰富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效果评价模型,同时要在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数据的客观性和连续性。基于数据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从而加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深化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国内专家和学者研究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工作,探索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不足和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然而,现有的文献中对于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同时目前没有统一的效果评价体系,难以对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和方法提供监督和评价作用。未来可以加强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特色路径研究,形成统一的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效果评价体系。

(3)继续深化我国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模式研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强化企业、志愿者、社会团体以及人们群众在文化精准扶贫的作用;
创新文化精准扶贫的参与模式,积极推广有效的扶贫方式,形成互帮互助的文化精准扶贫体系。

(4)加强精准识别次生贫困群体和相对贫困群体的研究。随着2020年“后脱贫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要将文化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及“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在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对贫困和次生贫困现象。要减少文化返贫现象和新的贫困群体出现,加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工作迫在眉睫。

(5)加强科学技术在文化精准扶贫中应用的研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以及5G技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加大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支持力度,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使得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凭借时代的技术优势与日俱进。

猜你喜欢精准图书馆文化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精准的打铁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图书馆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精准扶贫二首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去图书馆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8期)2014-06-26文化之间的摇摆雕塑(2000年1期)2000-06-21

推荐访问:可视化 精准 扶贫